減少ADHD兒童的衍生行為,才能處理分心與衝動

家長常關心孩子是否有分心、衝動或過動的狀況,劉子維臨床心理師發現,孩子出現分心、衝動或過動行為時,都會伴隨一種以上的衍生行為(gain behavior)。

*讓正事拖延的表現,都可以通稱為衍生行為。

在這個數位化社會裡,ADHD可以說是兒童的“流行”病。明明盯著做可以做得到,隔個房間提醒他完成,就是拖拖拉拉;生活習慣很差,收拾玩具總是脾氣很大;要寫個作業花樣非常多,一行國字兩個小時還寫不完,鬼主意很多,正事就是做不好。

*每個人都有衍生行為,ADHD兒童會更加明顯、強烈。

或許環境變遷太快、誘惑太多,慢工出細活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。從大人最煩惱的學業來說,孩子要在30分鐘時間內完成作業,這種單一、缺乏變化又花腦力的事情,他們覺得太累太難完全不想幹。不是完全沒有能力做到,而是動腦實在太累,沒變化太無聊,”搞點花樣”好處多多呀!

*衍生行為會與壓力交互循環、累積和進化,讓大人疲於處理。

比起「坐在位子上寫完一行字」,孩子可以選擇的花樣可多著。從自身喝水拉屎,往作業上畫畫,插科打渾胡說八道,在橡皮擦著色寫字切碎當骰子看它跳來跳去,作業弄濕弄破忘記帶,耍賴躺在地上,到挑剔責怪指導的大人。如果這些可以成功讓小朋友不用「坐在位子上寫完一行字」,衍生行為就開始緊緊跟隨。

既使碎念『趕快做完就可以休息』也沒用,他聽得懂但沒辦法體會。想要休息的方式很多,可是趕快做完的方法一個都沒有,往往等到大人最後怒起來罵他一頓,才心不甘情不願地開始做。

*改變相處方式和行為引導,孩子可以減少衍生行為。

心理師工作現場遇到的ADHD小孩,經常已經呈現複雜的衍生行為,不是累積已久,就是多階段進化到大人束手無策。

 

以學校作業為例,我們需要從兩個方向幫助孩子:

一、提供支持環境

1.寫功課的環境需要減少分心物。

2.建立寫功課的最佳時間。

3.在沒法靠自己完成前,需要大人專心陪伴。

二、教導可以儘快完成的方法

1.分段式完成作業。

2.小休息依舊待在原位。

3.段落休息時,再討論錯誤與更正方法。

 

六歲至十歲的學齡兒童,是陪伴引導的黃金時期;衍生行為常使問題核心無法處理,也容易進化成拖延、學習退步、缺乏自信、甚至反抗大人。發現小孩逃避壓力的衍生行為,才能聚焦問題,提升學習效率和增進親子關係。

※本文版權屬暖陽身心科診所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修改、轉載。

心理師也是發展遲緩的療育專家

發展遲緩是個很有進步空間的診斷

有些孩子因為先天和後天因素,成長的比較慢。兩歲還不會走路、說話就僅限那幾個字詞,四、五歲進幼兒園後,發現特別好動、很不專心、容易發脾氣,或是動作特別慢、學習與生活跟不上大家。就會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早期發展評估。

到醫院檢查時,醫師和治療師會評估兒童感官知覺、粗大動作、精細動作、語言溝通、認知、社會情緒這六大項的表現,若沒有辦法立刻確認大腦嚴重病變、生理神經性障礙、遺傳性證據時,會先給予發展遲緩的診斷。也就是說,跟同年歲的兒童相比,孩子在前述六大項當中,至少一項以上能力明顯緩慢。

心理師是家長的療育合作夥伴

家長在得到發展遲緩的評估報告和療育計畫書後,大多會積極展開復健生涯,說話慢上語言治療,平衡感差練物理治療,感覺統合一定找職能治療師。

*那孩子個性多愁善感、常失控爆走、地雷超多、難跟同學一起玩、不容易交新朋友、老是跟大人大眼瞪小眼、不願意努力,可以找誰治一治?

*兒童上各種療育課,爸媽問老師學技巧,回家帶孩子自己練,但眉眉角角總是哪裡不對頭,該怎麼整合所學到生活中?

*孩子療育一段時間,成長遇到瓶頸,如何繼續突破呢?

*早療到了大班六歲,很快面臨上小學這件事,接下來怎麼做準備?

以上這些都是心理師擅長的範圍。

心理師不只注重兒童心理,更在乎全人發展。

心理師接觸早期療育的兒童,除了重視孩子的心理發展,也關注親子關係、大人身心健康和一個家的發展節奏。

當孩子開始接觸心理師時,心理治療的元素就已經展開:我們會用「遊戲治療」調整兒童過度的情緒表現,使用「行為治療」降低破壞、改善壞習慣和增加受歡迎行為,練習「社交技巧」提昇跟同儕相處的信心,「親職諮詢」幫助家長更瞭解子女的內心世界。

不論小孩是否有明顯發展遲緩,家長在養育過程、生活習慣培養、學習相處上所遇到的困難,都可以找心理師協助。

★☆★☆★☆暖陽諮商資源教室★☆★☆★☆

認識早期療育:

1.發展遲緩的定義

發展遲緩兒童,指在認知發展、生理發展、語言及溝通發展、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,有疑似異常或可預期有發展異常情形,並經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醫院評估確認,發給證明之未滿6歲兒童。

2.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

引起發展遲緩兒童之原因很多,大多數成因仍是不明的,目前能被發現的原因約僅占20%至25%,其中包括環境因素、社會文化因素、心理因素及腦神經、肌肉系統疾病等,例如:腦細胞分化異常、先天代謝疾病、染色體異常、腦缺氧或缺血、中樞神經感染、腦外傷、遺傳、受虐兒等原因。

3.發展遲緩與早期療育

發展遲緩兒童若不能及早給予協助,包括:各種醫療復健、特殊教育、家庭支持、福利服務等,可能成為身心障礙的人口,將造成家庭及社會的負擔。
而一般說來,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的發展遲緩現象並沒有警覺性,大多是入學後與其他孩子相比才發現,這時往往已錯過治療的關鍵期。

對於發展遲緩的孩子,透過醫療、教育及社政資源的介入,部分發展遲緩兒童可以減少未來形成身心障礙的可能,或減輕障礙的程度。
因此,透過早期療育的介入,可以使發展遲緩的現象減輕,甚至一部分的孩子可以經過早期療育而趕上。

參考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

Social Media Integration by Acurax Wordpress Developers
Visit Us On FacebookVisit Us On YoutubeVisit Us On Instagram